开云下载安全

家电/净化器

民营无人机企业花式参与国防低成本打造高科技装备

时间: 2024-08-09 01:57:07 |   作者: 家电/净化器

详细介绍

  【环球网无人机频道 记者 赵汗青】装备检验、巡逻侦察、补给运输、投弹打击……最近几年,无人机在我国国防领域的应用也前所未有的广泛。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除了几家老牌的军工企业们在研发军用无人机外,许多非公有制企业也发挥自身优势,积极研发能服务于国防建设的无人机。

  我国许多非公有制企业在无人机的设计、制造、运用等方面都积累了独特的技术和经验,配合不拘一格的创新思维,这些技术就很可能为国防建设带来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基于民用科技打造的无人机,可以为偏远边防哨点、前线月,珠海紫燕无人机就展示了可以远程投送物资的无人直升机集群,测试中4架无人机一键就同时起飞,向目标点抛投去物资。该企业称,这套系统最多支持30架无人机协同运输,单机载荷10公斤时航程40公里,单机载荷20公斤时航程15公里。

  基于民用科技打造的无人机,也可以直接用于战术行动。此前,红翼前锋就展示过搭载机枪的战斗机器狗、基于AI图像识别自杀式攻击的战斗穿越机、可投送作战机器人或者后送伤员的重载无人机等。该公司的总经理吴子霖说,人工智能技术和无人机、机器人技术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赋予了智能化作战更大的潜能。通过快速灵活地研发,可让这些高新技术更有效地服务于我国的基层军警单位。他们产品的整体设计也更简单易用,通过mesh战术自组网还可把单兵和机器狗、无人车、无人机等装备融入有人/无人协同作战体系,形成一个互通互联的完整生态。

  上述内容仅是冰山一角,针对多样的市场需求,我国的无人机企业们开发出了多种类型和功能的无人机平台。许多民用的工业级无人机平台经过改装,也可以在特定情况下用于军事任务,例如侦察、监视、雷达标校、防空训练等。天峋创新销售总监杜凯还提到,我国一些民用无人机企业在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部队处理无人化时代的海量数据,进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作战效能。

  许多业内人士还提到,这些非公有制企业研发的无人机通常也更为便宜。因为这些无人机会使用很多没那么高精尖却便宜很多的民用技术。另外,因为民用领域对成本更为敏感,所以民企在研制中都会更注重成本控制。

  不久前,广西景航无人机就展示了一种低成本的察打一体无人机方案,他们用长续航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从空中释放2架穿越机,成功撞击两个靶标。母机配有加密数据链,可在50公里外搜索目标,也可为所抛投的穿越机提供数据链中续,实现50公里外的遥控操作。该公司CEO谢冠鸿说,这一整套系统的价格不到100万元,就能在价值数千万的美制M777榴弹炮射程以外发动攻击。这些成熟的民用技术也便于大规模生产,在战时可当作高性能智能弹药的补充。

  此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无人机专家也对环球网无人机频道表示,制式的军用无人机仍然要保证在各种恶劣的情况下都能随时可用,所以还是要符合国家军用标准(国军标)要求的“六性”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在细节和测试上花费大量成本不能省去。但国外的战场经验表明,使用民用技术的简易方案在特定战场上也可能非常好用,我们平时也应该储备一些简易方案,这在特殊情况下能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并提高效能。

  但不可忽视的是,军用装备的设计标准、设计思想与民品有天壤之别,许多方面甚至是完全相反,所以民用无人机并不宜简单地直接“参军”。上述接受媒体采访的业内人士都认为,即使只满足部分的军用需求,也有必要进行针对性设计或改装。

  首先就是要提高抗干扰和数据加密等能力。谢冠鸿说,他们在研制这套“子母机”方案时就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攻关和大量的测试,才解决了远程数据中继、抗干扰、数据加密、数据链的延时等问题。

  “民参军”更要了解国防一线的真实的情况,不能闭门造车。吴子霖就提到,他们研发中遇到的最大难点是如何了解和满足部队的实际的需求,其团队虽然大部分都是退役官兵,但也还要上高原、下海岛,深入基层一线了解痛点。特别是新设备的研发测试,不能死守在实验室而要扎根在演训场,不断吸取基层意见。对于基层官兵对于新设备不会操作使用、不会维护保养的问题,更要派出团队驻守在一线,手把手地培训官兵操作使用,为基层单位提供全栈式服务。

  这些民企的相关负责人们也一致认为,服务国防建设,民企和传统军工企业之间并非竞争关系,而可以优势互补、各有分工。传统军工企业仍然更擅长研制和生产要大规模列装的主力无人机,它们的技术积累更深厚、产品遵循国家军用标准更为严格、更适合国家的军事体系和国防需求。而非公有制企业们,则能发挥自身制度灵活、市场拓展能力强等优势,满足特异化需求,服务基层单位、研制高性价比产品。

  无论如何,高科技战争时代,给了众多民营科技公司们用科技参军报国的机会。企业不必直接冲上斗争一线,也可以用打造科学技术产品、提供远程技术保障等形式,为我们的国防安全贡献不小的力量。

推荐产品